第62章 我们的新目标是…保命!
作者:花柒迟迟      更新:2022-05-05 05:42      字数:2414
  院子里静默了一瞬,转而那两个汉子就痛哭起来。

  “大哥,大哥!你不能死啊!呜呜,我们怎么跟爹娘交代!”

  “大哥,大嫂和小侄儿还等你回家呢,呜呜,怎么办,这可怎么办!大哥,大哥你醒醒啊!”

  其余人都跟着红了眼圈儿,哽咽抹眼泪。

  人人都觉得猎户做的是无本的买卖,进山就有收获,有收获就有银子,哪里知道,这就是刀口上挣命。

  每次进山,都没人能保证自己完好无损回来…

  邹桓和怡安站在院子门口,都有些呆愣。他们也没想到,这人说没就没了。

  特别是怡安,她隐约还记得这汉子上次带了个小孩子,卖了几张雪兔皮子到铺子,她还跟小孩子一起分过点心呢。

  以后,那孩子就没爹了…

  “桓哥儿,傻站着干什么,别堵着门口!”

  冯老太匆忙赶回来,一把一个扯了两孩子塞到院角,“赶紧回屋去,别出来。”

  邹桓恍惚想起一点儿老规矩,家里有人过世,院门口是要走阴灵的,他后悔的脸黑,赶紧背了妹妹直接冲进了屋子。

  怡安想开窗看看,都被邹桓拦了下来。

  幸好,外边的喧闹很快停了。

  那两兄弟到底还记得这里不是自家,大哥在人家过世已经很不好了,再这么哭丧,就是给人家添晦气了。

  他们简单道谢之后,就匆忙抬着担架回家了。

  冯老太一边可怜这一家子,一边又忌讳家里死了人,带了石头和虎头忙里忙外,恨不得把院子用清水冲洗了一遍才罢休。

  耿老头儿也是心里不舒坦,拉着简大成叹气,“这样的事,几乎年年都有,可惜我只有一点儿伤药还算好用,其余什么本事没有,太没用了。”

  简大成赶紧安慰老人家,“大叔不能这么说,这么多年,蘑菇崖乡亲们可没少得您帮忙。

  今日这兄弟实在伤的太重了,怕是大罗金仙也没办法。

  晚上多炒一个菜,您喝碗酒,安安心,好好睡一觉,可不好把自己为难的身子不舒坦,否则我没法同村里乡亲交代啊。”

  耿老头儿被哄得高兴,听说有酒喝就更眉开眼笑了。

  “哎呀,来你这里就是享福了,村里不知道多少人羡慕我这把老骨头呢!”

  “大成啊,你去看看妞妞儿,方才别吓到孩子。我去擀面条,晚上咱们吃骨汤面,顺顺溜溜把麻烦都送走。”

  冯老太惦记孙女,撵了简大成进屋,二丫和腊梅麻利的跟着老太太进灶间了。

  怡安当然没有吓到,只是被人命如此脆弱,狠狠敲了一记警钟。

  家里人吃着空间菜蔬,偶尔喝空间水熬汤或者煮粥,平日没有风寒之类小病症,她就觉得万事无忧了。

  这是太天真了!

  爹爹以后要科考,风寒、痢疾,甚至是解毒药丸都要备一些吧。

  还有邹桓,已经开始跟着李师傅进山训练了,万一受伤总需要伤药吧,防蚊虫的药粉,解蛇毒的特效药,也不能缺了吧。

  还有,以后邹桓是要从军的,战场上刀剑无眼,蛮人又是那么魁梧野蛮,止血伤药,也许就是保命的根本…

  她有空间便利,居然只想着种些菜蔬果子,完全没想到这些,实在是太大材小用了,太浪费这样的金手指了。

  “爹,我要学医,我要学制药!”

  简大成刚进屋,就被闺女抱了胳膊,他索性把闺女拎在腿上坐了。

  闺女已经六岁了,七岁就要开始避讳,这样亲密的时候不多了。

  他一边感慨,一边示意邹桓也坐,然后耐心问着闺女,“可是方才吓到了?”

  怡安点头,“我怕以后哥哥上战场受伤,也怕爹爹奶奶头疼脑热,我都只能看着,那就太没用了。”

  邹桓听得还有他的原因,心头一热,轻轻替怡安理了理蓬乱的小辫子。

  简大成也是欣慰,外人只说他太娇惯闺女,但他们哪里知道,他的闺女有多孝顺多善良,值得世上最好的东西,最多的宠爱!

  “好,妞妞儿想学,爹爹当然支持。不是为了家里如何,是你学了本事,以后走到哪里都能安身立命。

  何况你是女孩子,以后嫁人生子,也是一件凶险之事,自己会医术,总好过求助旁人。

  退一万步说,就是有人要坑害你,也有些防备。”

  “谢谢爹爹,我一定好好学。”

  怡安眉开眼笑,心里是真高兴,来到这个世界也很久了,终于找到了新方向,就好像找到了可以扎下的根一般,没了浮萍的彷徨感…

  简家的人口越来越多,饭桌儿也分了两处,耿老头儿没签工契,算是客人,李师傅更是座上宾。

  于是,他们二位同简家四口在堂屋里吃饭。

  二丫腊梅和虎头石头则在灶间另开了一个小桌儿,吃过饭,直接打水,烧院子,烧炕,都很是勤快麻利。

  待得忙完这些,虎头和石头还要去铺子那边睡,守着铺子,也远远照看着西瓜地。

  简大成亲自给耿老头儿倒了酒,拜托他老人家,以后闲着无事教导怡安辨认草药。

  耿老头儿自然不会藏私,不但应了下来,还给了怡安一本册子,有些简易的图案和药性。

  其实他识字不多,药性也背诵的不全,但药性却都熟悉。

  结果,怡安脑子聪明,又有空间小屋作弊,只一个晚上就背诵的滚瓜烂熟了。

  耿老头儿惊讶的够呛,拉了简大成说,“一定要给妞妞儿找个好师傅,我这种二把刀恐怕要把孩子耽误了。

  这孩子太聪明了,真是吃大夫这碗饭的神童啊。”

  简大成自然也知道,但好大夫可不是那么好碰的,总不能找个药铺子,就把闺女送去当药童吧。

  人家不收,他也舍不得啊。

  最后只能在书画铺子寻了两本基本的医书,花了五两银子,心疼的怡安就是反悔想偷懒都不行了。

  不但如此,李师傅也每早带着怡安,随着邹桓一起习武。

  初始几天,怡安也很勤奋,但年岁太小,晚上又经常要去空间里做农活儿,她渐渐就把扎马步换成了跳绳儿和跑步。

  李师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邹桓是只要她玩耍的高兴,怎么都成。

  最后,清晨的简家院子就热闹了。

  一老一小耍马刀,一个小丫头跳绳儿,一匹马到处乱蹦,老太太带着小丫头蒸包子,窗里还有一个读书的。

  偶尔读书的也被扯出去,跟着闺女一起跳绳儿…

  六月末的时候,简大成经由吴同介绍,进了一个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