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风中有个大蘑菇!
作者:花柒迟迟      更新:2022-05-05 05:41      字数:2476
  “多谢二老爷,我们村的几个乡亲还在京都,盼着二老爷多照顾几分。”

  “好,这个不用说。

  他们是我送去京都的,自然会安排他们好好回来。”

  寒暄两句,简大成就出了书房。

  而怡安正在门房里,同小厮常随们话别,家里炒的松子送出去足足半袋子。

  众人对一个小姑娘哪有恶意啊。

  更何况平日多一个小丫头,也多不少热闹,否则整日守着门户也是无趣。

  “妞妞,以后闲着无事再来寻我们玩啊。”

  “是啊,你走了,我们可是再吃不到这么香的松子了。”

  怡安笑嘻嘻同众人招呼,“我家就住三里镇,离得近呢。

  我想来,随时都能来。

  你们路过三里镇也要来我家做客啊!”

  众人都是笑,可爱又大方小姑娘,自然是人人都喜欢。

  小松偷偷扯了怡安说小话。

  “妞妞,听说胡账房整日躺在家里骂呢,也不知道谁把他收拾了。

  真是大快人心,我们都偷偷骂他活该!

  还有,那个二夫人也在闹。

  这几日老爷总去香桂园喝酒,好似要纳一个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清倌人进府。”

  “是吗?

  我那日吓到了,我爹都不准我来,居然有这样的热闹?”

  怡安笑嘻嘻又塞给小松一包芝麻糖。

  “以后我不方便来找你说话,有什么事,你就去城门口找那些提着篮子卖包子的,那都是我奶奶和姐姐。

  等我种的寒瓜熟了,我给你送个最大最甜的。”

  小松连连点头,他年岁不大,家里爹娘都在府里当差。

  平日就是嘴上贪吃这么一个爱好,也难得同怡安志趣相投…

  简大成接了怡安,同众人告辞,出了胡家不远就被吴同管事追上了。

  “先生慢走!”

  原来是吴同联络了几个交好的别府管事,打算替简大成引荐一二。

  旁人不清楚,简大成却知道他这是投桃报李,为了当日那几句话了。

  简大成赶紧雇了一个马车,把女儿送回家,这才去赴约。

  晚上回来时候,简大成带了三分醉意,也定了家里要在镇口盖个简易门面房儿。

  镇子口的位置,想来也就是茶馆对面了。

  这般以后冯老太卖包子也算有个落脚地儿,不必家里家外的折腾了。

  当晚,村里有人回山上,就给刀大叔捎了信儿。

  第二日,简家人刚吃了早饭,刀大叔就带了五六个汉子赶到了。

  “大叔,你把村里好手都带来了,岂不是耽搁各家打猎采药?”

  简大成迎了众人进屋。

  冯老太领着丫头们赶紧把预备拿去卖的包子送上桌儿,又加紧熬了一盆稀粥。

  刀大叔等人也没含糊,大口吃个饱足,末了无不羡慕二丫和腊梅。

  怪不得这俩丫头看着出息这么多,原来是日日都有这么好吃的肉包子…

  “不怕,这个时节山上的野兽都在换毛呢,打回来也没什么大用。

  再说你这里的毛皮铺子建好了,以后村里的山货就有地方卖了,这是大事。”

  刀大叔抽出烟袋锅儿,说起这个就眉开眼笑啊。

  他是认准简家这根大腿了。

  这才几个月啊,买院子买地,又要盖铺子了。

  村里人只要多出力气,跟紧脚步,简家吃肉,他们总能喝口汤。

  怡安给大伙儿倒茶水,笑嘻嘻缠着刀大叔。

  “刀爷爷,地里要种寒瓜,妞妞种不完,爷爷帮我啊。

  等夏天时候,妞妞给爷爷送寒瓜,可大可甜了!”

  刀大叔哈哈笑,爽快应道。

  “好,爷爷帮你种寒瓜,但寒瓜熟了,可得拿去卖银子,咱们少吃。

  我听说,那东西可贵了!”

  简大成指了指窗台下的瓜苗,笑道。

  “这丫头疯魔了,就指着田里长金瓜呢。

  左右也不指望田里这点儿粮食活命,她愿意折腾就折腾看看吧!”

  “哎呦,这怎么是折腾呢?

  我们妞妞可是小福星,说不定还真卖大钱了。”

  众人说笑,歇一会儿就分头忙碌起来了。

  茶馆对面那块空地荒了多少年,算是无主之物。

  但府衙那边也要报备一下,最好拿到地契,否则以后容易惹麻烦。

  简大成早就约好先前买房子帮忙的老吏,花了十两银子,就得了一张十丈方圆的地契。

  无论是盖铺子,还是停车马都宽敞。

  刀大叔带了村人上山砍手臂粗的树枝,还要多割蒲草,预备垒两大间草棚。

  砖石太贵,当真建铺子,起码要四五十两的本钱。

  简家如今还没这个底气,幸好夏日炎热,不用考虑保暖,只要遮阳通风就足够了。

  两根主梁,还有十几根立柱,简大成直接从镇里的木匠处买了。

  多花了几百文,却节省了不少时间。

  茶馆本来就人来人往,眼见简家在对面忙活,自然都要问几句。

  于是,铺子不等建好,简家以后要在这里收山货的消息就人尽皆知了。

  茶馆掌柜当然高兴,喊了小伙计送过去一壶凉茶。

  毕竟简家若是生意好,买主卖主来往,都少不得在他的茶馆落脚儿说话,茶馆儿当然生意更好了。

  冯老太停了两日生意,跑前跑后,张罗众人的吃食。

  怡安也和二丫腊梅一起,给奶奶打下手。

  李师傅和邹桓也跟着干活儿忙碌。

  全家简直是群策群力,为了更好的日子努力奋斗。

  不过是两大间草棚,又不是什么青砖瓦房,七八个人忙了两日就盖的妥妥当当。

  虽然冬日挡不住严寒,但夏日遮个阴凉,睡个人看守,稍微存点儿不值钱的东西,还是不错的。

  大东特意找木匠刻了一个牌匾,算是他送的贺礼。

  名字是简大成取的,不文雅也不复杂,就是蘑菇崖山货铺六个字。

  刀大叔等村人见了,都是笑的欢喜又憨厚。

  不得不说,只冲这牌子就知道简家没有打算甩开村里,依旧把他们当自家人。

  刀大叔寻了个木桩子,用柴刀削了半宿。

  完工之后,一只可爱的圆顶蘑菇就成型了。

  怡安乐颠颠好似小狗一样围前围后,可是没少提意见。

  甚至还催着爹爹去寻了油漆,把蘑菇涂成了红顶白点儿,同后世很多公园里的垃圾桶一个模样…

  不过放在这个时空,高高挂在桅杆上,怎么看都是醒目又可爱。

  别管是走过还是路过的,但凡看见蘑菇的人都要问一句。

  “那是个什么东西?”

  “听说是木头雕刻的蘑菇,蘑菇崖在三里镇镇口开了个山货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