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庄子里的新生意
作者:花柒迟迟      更新:2022-06-06 04:30      字数:2383
  吃过饭,简大成果然去拜见了木老先生。

  老先生最近日子过的舒心,每次见孙子身体更强壮,待人接物更稳重,就对简大成更感激几分。

  这会儿见了简大成,就要亲手泡茶。

  简大成却请老爷子出去走走,这会儿夜色刚刚要降临,家家户户都在做饭吃饭,所以庄子里很是安静。

  两人走着走着,就到了学堂的地基前。

  简大成就道,“先生,学堂建起来之后,能不能请先生来教孩子们读书?”

  木老先生有些意外,他自然是喜欢的,但想想自己的身份,又摇了头。

  “大成,不要为我费心了。你能把源哥儿带出去,见见世面,我就已经很高兴了。”

  简大成笑道,“先生放心,庄子里基本不会来外人,就是农忙时候,也不过是找些附近的乡亲做杂工,很安全。而且这院子除了您住,还要安排一些人手过来,负责值守,安全有保障。”

  木老先生听得心动,他住在荷塘小院儿,到底有些寂寞了。

  原本还有孙子陪在身边,如今只剩自己,有时候真是心慌。

  若是搬过来,白日教导孩子们的打发空闲,晚上也有值夜的兵卒作伴,别说孤单,怕是都要嫌弃吵闹了。

  “好,那我搬过来。”

  “太好了,有先生教导,是孩子们的荣幸。”简大成替孩子们行礼道谢,惹得老先生摆手,“你太客气了,倒是我该谢谢你。”

  师生两个都是笑着,望向夜色里,隐约只见轮廓的学堂地基,满心的希望……

  第二日一早,老太太心里惦记着牵红线这事,吃过饭就要进城。

  怡安送奶奶上马车,嘱咐了又嘱咐,“奶,喜鹊姐姐性子刚强,你可别多劝。她自己的人生大事,总要她自己想明白。”

  “知道了,小管家婆。”老太太听得是哭笑不得,“我又不是强抢良家女子的恶霸,喜鹊不想嫁,我还能把她硬拉出去啊。”

  怡安这才放心,“那好,奶奶晚上早点回来,我也想知道结果。”

  “好,奶奶给你带二斤核桃酥,家里点心吃没了。”

  祖孙俩说说笑笑,总算分开了。

  怡安戴了草帽在田里转悠一圈,西瓜秧长的很好,玉米和土豆也不错,若是风调雨顺,秋日时候,得个丰收,应该不难。

  猪舍里,已经抓了三十多头小猪。

  村人有空闲就在百十里范围内,到处走动,往回采买小猪仔,陆续还在增加,直到所有猪圈都装满才会停止。

  刀老大媳妇儿孵化鸡雏的本事,是越来越熟练了。

  如今十窝鸡蛋里,几乎只有一窝不成,其余九窝都会孵出毛茸茸小鸡仔。

  为了控制温度,一窝只放二十多个蛋。

  这般一次孵化,就会得到一百多的鸡雏。

  刀老大媳妇儿能吃辛苦,那五十两的红封奖励,让她在村里妇人中可是大大出了一把风头,也惹得她越发用心。

  她几乎是隔两日,就孵化一批,如今不过一个多月,家里的鸡舍已经住了一千多鸡雏,只小米每日都要喂进去半袋子。

  只等过些日子再大一些,就能撵到山坡上吃些虫子,省点粮食。

  三里镇的百姓们,都是羡慕,最近一直在打听。

  眼见怡安过来,刀老大媳妇儿就鼓起勇气问道,“姑娘,鸡雏能卖吗,很多人问。”

  难得她一次说这么多话,怡安当然不能打消她的积极性,于是,就应道,“能卖啊,婶子。左右咱们家里的鸡雏够养了,军营那边要鸡雏,估计也得等大半月。你不嫌弃累,就孵化一些卖掉好了。”

  刀老大媳妇儿红着脸,不停点头,问道,“姑娘说要多少钱一只?”

  怡安想了想,就道,“鸡蛋是三文钱一个,可以孵化的种蛋是四文钱,孵化过程也要你吃辛苦守着,这都是成本。不如这样,母鸡九文钱一只,公鸡八文钱。除了成本,每卖一只鸡雏就分你两文钱。”

  “不,不!”刀老大媳妇儿疯狂摆手,急的不成。

  她先前得了那么多银子的奖励,如今每个月也有工钱,简直是做梦都能笑醒了,怎么卖鸡雏,还能分钱呢?

  “姑娘,我不要,绝对不要!”她急的恨不得跪下来磕头。

  怡安赶紧扶了她一把,也不敢再提钱了。

  “婶子不要就不要,咱们以后再说。这几日婶子也不要太忙了,有空儿就给孩子缝缝衣衫书包,再有一个月,学堂就可以开课了。”

  果然,这话让刀老大媳妇亮了眼睛,重重点头。

  又闲话几句之后,怡安才慢悠悠回了院子。

  左看右看,家里也没什么活计,怡安就拾掇一些吃的,去了军营。

  大将军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要去巡营,趁着哥哥们还没走,给他们多做点儿吃的,补补身体。

  昨天,张家许是觉得又在简家接到了活计,得简家照顾了,特意送了一只羊过来。

  村长大叔做主杀了,各家分了一块,还剩下一半肉和骨头下水,怡安都带上了。

  到了军营,简大成果然又出去了,只留了木源在守着屋子,核算着账册。

  怡安拉了木源一起,帮忙干活儿,顺道说了说,他们祖孙俩要搬家到新学堂了。

  木源高兴极了,他们祖孙不想给简家惹麻烦,从到了庄子就几乎在荷塘小院儿画地为牢了。

  如今他出来走动,整个人开朗很多,也成长很多。

  但每每想起爷爷,还是心里难过。

  以后可好了,爷爷有一群孩子作伴了。

  小江把几口大锅都添了水,羊下水拾掇好,切碎,连同羊骨头和羊肉都扔下去一起煮。

  也不用放太多调料,只葱姜和烈酒去腥就成。

  大火烧开,舀出浮末,小火咕嘟一个时辰,再撒一把盐,奶白色的羊汤就可以出锅了。

  当然,单独有一锅里的羊肉和羊排多一些,留着自家人吃。

  其余几锅就是给后勤营的兵卒们,都分一碗解解馋了。

  配羊汤的主食,其实是面饼最好。

  但条件有限,怡安只烙了几十个发面饼,其余还是两合面的馒头和粗粮饼子。

  整个后勤营,无论是守门的,还是喂马的,都被羊汤的香气馋的一上午魂不守舍。

  好不容易开饭,都是蜂涌而来。

  几大锅羊汤,眨眼间就被分光了。

  虽然人人碗里也就那么几块羊肉或者羊杂,运气好能捞到一块骨头,但所有人还是眉开眼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