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嘉靖改革_第554章 倾塌2
作者:随遇而安写手      更新:2022-05-04 20:40      字数:3256
  张经是一个非常有经验的官员。

  十五年前中进士之后,就担任嘉兴知县。亲眼看到了浙江这边的海贸盛况,也看到了浙江卫所的糜烂,见识了倭寇在浙江来去自如的“争贡之役”。后来去了辽东,从建设辽东港口开始,来贵州之前是担任抚顺知府。

  抚顺是辽东重要边疆城市,并不是一个安稳的地方。

  这里是大明朝和建州三卫联系最紧密的城市,也是辽东和建州三卫进行马市的城市。

  一直都不安稳。

  和朵颜三卫一样,建州三卫到了现在也是有数十个部落。有些部落听朝廷的命令,接受朝廷的管理,但有些部落则是桀骜不驯。虽然建州部落整体实力不如朵颜三卫,但一些凶悍的部落,时不时的还是会袭击大明朝的边境。

  张经在抚顺,一边筑城,一边安抚,一边做生意,一边还要打击不听话的部落。

  这些事情做起来并不容易。

  但张经在抚顺做的还是很不错的。

  正因为经历过这些,所以张经对于一打一拉的手法非常有经验。如何解决播州杨氏,朝廷有朝廷的计划,四川和贵州各有各的想法。张经虽然官位低,但也有自己的想法。

  播州杨氏为什么能够统治播州七八百年。

  不仅仅是因为播州杨氏的实力强大,播州这个地方易守难攻,更是因为播州土司和大家族和播州杨氏共命运。面对朝廷的时候,播州杨氏和播州这些土司和地方豪族,立场都是统一的。这样的情况,对于朝廷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张经要做的就是要分化他们,让他们和播州杨氏分道扬镳。没有了这些土司和家族的支持,播州杨氏的实力会急速下降。

  这方面的工作,四川总督汤沐已经做了很多。

  在解决了杨冲之后,四川总督汤沐立马任命播州田氏族长田思文为遵义长官司长官,同时表明遵义长官司长官是一个世袭职务,这个世袭权力交给了播州田氏。

  这一下就让田家,再次成为了西南土司家族。

  田思文也是立马宣布,播州田氏支持朝廷征讨杨烈。痛斥杨烈弑父杀弟的行径,表态杨烈没有资格继承播州宣慰使职务。支持朝廷任命的杨照为播州宣慰使。

  播州田氏的私兵,全都并入了张经、柳珣的部队,配合朝廷部队的平叛行动。

  田氏作为播州杨氏手底下最强大的家族之一,第一个在战场上公开宣布倒戈,带来的震撼是非常大的。那些战场上投降的地方大族,也没有想到播州田氏会这么痛快的投奔朝廷。

  五司七姓,播州最重要的组成。

  也就是五个土司家族和七个播州杨氏下属的大家族。

  这里面首先投奔朝廷的是黄平罗家,然后是余庆毛家,现在播州田氏也反戈了。当然他们率先投奔朝廷,也得到了足够的好处。加上毕节的朝廷上万部队已经进入播州腹地,直接影响了播州这些家族的态度。

  播州谭家家主谭涛,这一次是亲自带着部队跟随杨烈作战。

  杨烈派遣杨冲回援,谭涛也带着八百人的谭家私兵跟随杨冲。投降之后看到现在的情况,他立马是选择了朝廷。这些西南土司虽然眼界不足,但这只是因为他们常年在小地方称王称霸有关系。不代表他们不聪明。

  看到现在的情况,谭涛一下就明白了。

  播州杨氏是打不过朝廷的。黄平罗家、余庆毛家、播州田氏都是播州举足轻重的实力派,现在全都反戈一击,播州杨氏拿什么战胜朝廷部队。

  因此谭涛立马求见张经,然后跟张经表示谭家也声讨杨烈的罪行,愿意跟随朝廷平叛。

  在这方面朝廷早就有预案。

  看到谭涛过来,张经立马代表朝廷任命谭涛为朝廷即将成立的绥阳长官司长官,也是一个世袭职务。这一次解决播州杨氏,朝廷的目的就是朝廷控制播州杨氏一半地盘。剩下一半地盘增设五个地方土司。

  增加小土司数量,解决大土司,是朝廷改土归流的一个方法。对于朝廷来说,改土归流最危险的是播州杨氏这样有钱有兵有地盘的大土司。

  把大土司灭了,增加一些小土司,是朝廷解决草原和土司一贯的做法。

  所以给了播州田氏一个世袭土司之后,又给投奔朝廷的谭家一个世袭土司的位置。

  这就是分化。

  谭家决定背离播州杨氏,投奔朝廷之后,带来的是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原来还有些犹豫的播州地方豪族,纷纷决定投奔朝廷。这就像是多米诺骨牌一样。

  播州地方豪族不少。

  除了著名的五司七姓之外,还有很多家族。

  他们纷纷选择背弃杨烈。

  等张经他们率部队准备进攻遵义的时候,张经手底下率领的部队人数已经超过了两万人。其中一万人都是投奔朝廷的播州当地豪族的私兵。

  加上这些地方豪族,都是地方实力派。因为直接解决了部队后勤问题。虽然弹药的运输还是很困难,但其他方面的后期问题,可以直接在播州解决。

  而他们的选择,直接影响了遵义的情况。

  虽然遵义是播州杨氏经营七八百年的老巢,但里面也有很多播州豪族的族人和产业。现在这些播州豪族开始陆陆续续投奔朝廷,直接让遵义很多地方出现了防御上的漏洞。甚至有些家族为了立功,派人联系张经,愿意让开一条路,让张经的部队进入遵义。

  留在遵义的播州杨氏很是被动。

  因为他们感觉到周围没有一个人,一个家族是可以信任的。更何况播州杨氏的当家人杨烈目前在外面打仗,播州杨氏当中还有不满杨烈,支持杨照的族人存在。结果更是加剧了播州杨氏的动荡。

  无奈之下支持杨烈的播州杨氏选择放弃遵义,退守海龙囤。海龙囤是播州杨氏真正的老巢,海拔三千米,地势险要。短短不到两天之内,张经的部队就进入遵义。

  在张经势如破竹的进入遵义,甚至打到了海龙囤的时候,播州东南部乌江岸边,也发生了激战。杨烈佯装撤退,却给过河的土司部队来了一个回马枪。

  打了他们一个半渡而击。

  “宣慰使,韩平山跑了。”

  “跑了多少人?”

  “大约六七百人。初步统计击杀了七百人左右,他们自己慌乱之下淹死在乌江的估计不少于千人,我们还俘虏了五百人左右。韩平山的弟弟韩平荣也被我们击杀了。”

  “好。”

  杨烈大喜。

  道:“韩平山这小子一直都很谨慎,是一个老狐狸。这一次死伤如此惨重,我倒要看看他们韩家还怎么统治容山。”

  播州这些土司,说实力强大,实力的确不弱。

  但也只是地方土司。

  手底下控制的人口很少有超过十万人的。像容山韩家手底下也只有两三万人。这一次抽调三千青壮年,其实已经非常不容易。这一次损失了两千多人,对于容山韩家来说绝对是伤筋动骨的。容山韩家损失这么大,回到容山能不能顺利统治容山都有问题。

  “报——”

  “怎么样?杨照这小子抓到了没有?”

  “宣慰使,没找到杨照。”

  “该死。具体情况呢?”

  “重安司这边跑了大约四百人,白泥司率先过江,一个都没有跑掉。白泥司长官杨鸣被我们抓了。”

  “干的不错。”

  重安司、白泥司、容山司,三个播州土司。

  他们听到毕节的朝廷部队过河,杨烈撤兵回援的消息之后,急吼吼的过河,被杨烈一个回马枪打的损失惨重。三家土司部队加起来不到万人,而且还是被杨烈半渡而击,根本没有反应的机会。白泥司率先过河,最后是全军覆没。重安司和容山司最后跑掉的加起来也不过是千人左右。

  播州战役爆发之后,这是播州杨家最辉煌的胜利。

  “重新部署乌江防线。”

  杨烈很高兴。

  这一战必然可以威慑所有的土司部队,让他们都老老实实,不敢为朝廷冲锋陷阵。如果没有土司部队的配合,只有朝廷部队,杨烈相信自己还是能够应付的。

  等部署好这里的防线,杨烈就要带领部队回援,解决张经这支部队。

  “哒哒哒——”

  “报——”

  “宣慰使,遵义急报。毕节的朝廷军队进攻遵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