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嘉靖改革_第537章 内讧
作者:随遇而安写手      更新:2022-05-04 20:40      字数:3032
  嘉靖十一年四月十九日。

  四川总督府。

  四川总督汤沐,四川巡抚潘鉴,四川总兵杨镇,土地司右侍郎兼任四川土地司司长史道四个人碰头。

  解决播州杨氏,继续推进西南改土归流,这是朝廷在嘉靖十年制定的大战略,同时也是朝廷非常隐秘的战略。在四川真正知道此事的人少之又少,就这么几个人而已。现在汤沐召集几个人,就是因为事情有了一些变化。

  “这个杨烈比我们想象的果断多了。”

  汤沐高兴,同时伴有担忧。

  高兴是因为播州杨氏真的闹了内讧。汤沐召杨相见面,然后悄悄地透漏给杨烈一个假消息。从召杨相见面开始,就是汤沐做的一个局。

  汤沐的目的就是让播州杨家父子反目,兄弟反目。所以给播州杨氏扔下了一个鱼饵,至于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汤沐自己也无法判断。

  汤沐相信自己扔出去的鱼饵,一定会让播州杨氏内乱。

  既然要对播州杨氏动手,汤沐是仔细了解过播州杨氏。对于播州杨氏内部,以及播州地区的土司、各大家族,都做了非常详细的了解。杨相是一个不靠谱的杨氏族长,他的那个庶子杨煦同样是不靠谱的,没什么能力。但杨烈不一样。

  杨相的这个嫡长子,可是非常有能力,有手腕的。

  杨相为了自己的庶子,几乎是公开打压自己的嫡长子。这个在播州,乃至于四川都不是什么秘密。可杨烈硬是凭借着出色的手腕,在播州杨家内部牢牢地保住自己的位置,甚至杨家内部支持杨烈的势力不小。这样的能力,根本不是杨相和杨煦能够相比的。

  还有杨烈的母族。

  播州张家和播州杨氏联姻多次,在播州属于是杨家最重要的外戚家族。靠着播州杨氏的支持,张家这些年发展很迅速,在播州的实力也非同小可。在播州土司和大家族当中,播州张氏的实力是可以进入前三名的。

  播州张家也是杨烈在播州最大的支持力量。

  汤沐才不相信,杨相真的要把接班人位置给杨煦的时候,杨烈会没有反应。只是如何反应,他们之间发生什么事情,汤沐不清楚而已。

  不过杨烈给了汤沐一个惊喜。

  杨烈在知道此事之后,非常果断的解决了自己的弟弟,然后囚禁了自己老爹。

  播州杨氏终于内乱了,这是汤沐高兴的。因为对播州杨氏这样的大土司出手,朝廷也不可能没有名义,随随便便动手。而他们自己内讧,对于朝廷来说就是最大的借口。

  大明朝成立之后,在西南地区一直在进行改土归流。

  而在改土归流的过程当中,发生了两个标志性的大事件。一个是开国初期,朝廷果断介入思州田氏内乱,解决了思州田氏。然后以此为契机插手贵州,建立了贵州省,成立了贵阳。另外一个就是姚镆担任云贵总督的时候,借着水西安氏内乱,解决了水西安氏。彻底结束了贵州大土司的历史。

  汤沐要做第三个。

  借着播州杨氏的内乱,拿下播州。然后完成四川的改土归流。

  可是虽然汤沐很高兴播州杨氏内乱。但看到杨烈如此果断,如此迅速的出手解决杨相,却让汤沐很是担心。看起来杨烈比自己想象当中还要有能力,还要有魄力。

  要解决这样的杨烈,绝对不能放松。

  “汤总制,现在怎么办?”

  潘鉴问了汤沐。

  说实话潘鉴是比较失望的。

  自己堂堂一个四川巡抚,对于朝廷要对付播州杨氏的事情,知道的很晚。等自己知道的时候,朝廷都已经开始行动,杨镇这个四川总兵,已经带着部队进入了四川,驻扎在了重庆。

  自己没有任何发表意见的机会。

  “我已经给杨烈使者带话,让他明天过来说明情况。潘中丞到时候带着罗布政使(罗忠),质问杨烈的使者。主要是质问他,是不是杨相目无朝廷,目无我四川总督。所以才借口有病拖延。斥责杨相,让杨相赶紧来成都请罪。”

  “杨烈是不会同意的。”

  史道笑着说话。

  杨烈又不是傻子,都已经囚禁了自己老爹,怎么可能还把他放出来。特别是杨相这个人可不是好说话的。不要以为是亲儿子,杨相就不会对你下手。

  这样的情况,打死杨烈也不会放杨相。

  说不定朝廷一刺激,直接把杨相宰了也说不定。

  汤沐点点头,笑呵呵的道:“不要说是杨烈不会放人,就是他后面的那些人,也不可能同意放人。杨烈敢囚禁杨相,参与的人不少,包括他的母族、妻族都参与了进来。这样的情况之下,一旦放了杨相,他们这些人怎么自处。所以就算杨烈想要放人,他们也会逼着杨烈不放人。”

  “那就好办了。”

  史道虽然在官场上有些喜欢投机,但能力是没的说的。

  汤沐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史道已经猜出来的。因此道:“到时候我们可以跟他们说,要派人去看看杨相的病。看看杨相是真的病了,还是为了不想和总督府合作,所以才假装有病。一旦我们要派人去看杨相,杨相这条命就很难保住。”

  汤沐点头。

  看着史道的目光有赞赏,但也有一丝忌惮。

  史道太聪明。

  对于一个上位者来说,有一个聪明的属下,甚至有一个独当一面的属下是好事情。可是同样如何管理这样的属下,对于上位者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不过汤沐很快释然了。

  自己和史道两个人,没有任何的利益冲突。而且自己马上就要致仕,平定播州杨氏算是他最后要做的事情。等完成了这个事情,自己都要离开官场了。

  相比起自己,史道此人的前途是一片光明。

  未来说不定能走到什么位置。

  现在跟他留下一丝香火情,对于汤沐来说是好事情。毕竟自己离开官场,但自己背后还有一个家族。自己的家族后辈子弟未来还要在官场打拼。如果得罪史道这样前途光明的官场大佬,未来他们家族在官场上都会举步维艰。

  因此汤沐立马笑着道:“克弘所言甚是。一旦我们逼迫杨烈,那么杨相必死无疑。只要杨相死了,我们就有了借口。堂堂的播州宣慰使死于非命,我们岂能放任不管。我们先把声势造起来,让四川、贵州、云南这边的土司都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他们知道朝廷不是无缘无故要攻打播州杨氏。等大家都知道了之后,就出兵平定播州。”

  攻打播州,平定播州杨氏,和草原上打仗不一样。

  大明朝和草原部落的战争,那是真正的你死我活。所以用不着考虑什么,不管是任何办法都可以用上,只要能够胜利就可以。但改土归流不仅仅是军事方面的问题,更有政治方面的问题。

  动手必须要名正言顺。

  如果按照兵法来讲,出其不意是最好的。以现在朝廷在四川和贵州的兵马,完全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袭播州。但这样会让西南那些土司都害怕,后遗症太大。

  所以只能是这样。

  “潘中丞,质问杨烈的事情,你来全权负责。”

  “好。”

  “杨总兵,你回去之后,立马做好一切准备。我估计两三个月之内,就需要你们出兵。”

  “卑职领命。”

  “克弘,你熟悉事情这边其他那些土司。加强和他们的联系,等声讨播州杨氏的时候,你来率领那些土司部队。”

  “下官领命。”

  史道大喜。

  虽然那些土司部队成分复杂,控制起来不容易。但自己能够带着土司部队参与这一次的战争,不管怎么都是一个立功的大好机会。

  这是汤沐给自己的好处,史道当然明白。

  “好,都去准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