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嘉靖改革_第534章 交流2
作者:随遇而安写手      更新:2022-05-04 20:40      字数:2799
  帕布罗大喜。

  大明朝的漆器产业是非常发达的。看看大明朝各种各样的涂料花样就知道。应该说中国的漆器产业一直都很厉害,都发展了上千年时间。到了大明朝的时候,漆器产业已经是登峰造极。

  看看大明朝那些房子,还有各种瓷器,各种其他物品,上面的花样,那都是大明朝漆器产业最直接的成果。

  可以说目前全世界,大明朝的漆器产业是最出色的,技术实力是最强大的。各类品种有几十种,用在各种各样的图案当中。相比起来,目前全世界包括欧洲那边,漆器产业和大明朝相比,完全是天上地下的区别,落后大明朝几百年时间。而大明朝目前的漆器产业当中最高端的漆器,就是桐油漆器。

  桐油涂料非常厉害。

  桐油有着耐酸、耐碱、防腐、防锈等一大堆好处。用上桐油涂料,可以在原本基础上,直接提升物品质量。所以应用在布匹、雨伞、造船、建筑等各个产业。

  大家熟悉的油布、油伞,都是用桐油涂料涂在了布匹、雨伞上,所以叫这个名字。

  当然目前桐油涂料当中,用途最大的还是船只。

  桶油涂料用在船只上,作用是非常明显的。用桐油涂料的船只,寿命会大大提高,几乎是其他船只一倍以上的寿命。不要说现在还是木船,就是工业革命之后铁船,也是需要桐油上漆,来增加船只寿命。

  桶油涂料的出现对于造船工业、航运的发展是拥有跨越性的助推作用。这一点葡萄牙商人来到东南亚之后,很快就发现了。因此早在明武宗时期,葡萄牙商人就开始走私中国的桐油。

  弄到欧洲之后,桐油的价格和黄金一样昂贵。

  在欧洲,大明朝的桐油,完全是被人疯抢。特别是对于欧洲那些造船老板来说,桐油比什么都珍贵。毕竟欧洲商人要进行远洋航行,船只的寿命不能太短。

  但大明朝一直以来,并没有大规模的出口桐油。主要原因是大明朝的桐油产量虽然在增加,但增加速度不是很快。相反这几年随着大明朝开海,海贸迅速发展,因此需要大量的商船、战船。结果大明朝的造船业在蓬勃发展。海贸需要船只,商品经济的发展,内陆水运也需要大量的船只。船只的需求速度超过了桐油的产量增加速度。所以整体来说,目前大明朝的桐油产量是跟不上需求。桐油在国内目前都属于供不应求,所以出口有限。

  不过越是限制桐油出口,桐油的价格就越来越高。

  利润就更不用说了。

  整个欧洲都为中国的桐油发疯了。

  现在大明朝出口的物资当中,桐油作为稀缺品,利润最高。

  帕布罗对于桐油,一直也是垂涎三尺。不过因为实在是难以弄到桐油,因此平时只能是捶足顿胸。大好的挣钱机会,却拿不到手。多少欧洲商人现在一个个都想尽办法,想要弄到大明朝的桐油。

  现在大明朝的皇帝要把一部分桐油生意交给自己,帕布罗岂能不惊喜。

  虽然帕布罗不知道,皇帝给自己多少桐油份额。但帕布罗知道一点,那就是皇帝开口,总不会太少。要不然皇帝的面子往哪里搁。

  “朕每年最少给你十万斤的桐油。”

  朱厚熜看有些失态的帕布罗,很是随意的说话。

  不过朱厚熜随意的一句话,让帕布罗再次兴奋。果然皇帝就是皇帝,大笔一挥就给自己十万斤的桐油。十万斤桐油,要是弄到欧洲,能挣多少钱。

  帕布罗深吸一口气。

  再次单膝跪地,道:“尊敬的大明皇帝陛下,感谢您的慷慨。您想要的东西,我一定尽力。”

  帕布罗再次发誓。

  朱厚熜摆摆手。

  大明朝目前桐油是缺,但不缺这十万斤。

  中国的桐油产业,从唐朝时候就开始有了使用的记载。到了宋朝、元朝的时候,桐油开始在很多方面有了应用。不过当时的桐油属于是奢侈品,产量有限,没有几个人用得起。

  中国的桐油产业大发展,必须要感谢朱元璋。

  大明开国之后,朱元璋下命令,就跟他下命令农民种植桑叶、棉花一样,同样强制性的命令种桐树。不过桐树倒不是让民户种,而是官办的桐树林。

  朱元璋在位的时候,总共种植了五十多万棵桐树。

  结果大明朝的桐油产量迅猛增长。

  到了明宣宗年间,官办的桐树林已经有近三百万棵桐树。加上民间的桐树,整个大明朝的桐树有近四百万棵。大明朝的桐油产量甚至超过了五千吨以上,一千万斤之多。就算是进入了工业革命之后,全世界的桐油产量也不过是二十万吨左右。

  可以想象大明朝的桐油产业发展有多厉害。

  后来朱厚熜派遣王阳明入川,张璁去当湖广总督。他们两个都很聪明,很是敏锐。都看到了大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桐油。海外商人对于桐油也是如饥如渴。

  因此他们在四川、湖广都种植了很多桐树。

  现在都已经有了产出。

  目前全国的桐油产量,已经突破了万吨,两千万斤。因此给帕布罗十万斤,完全是小数目。如果帕布罗好好做事,朱厚熜甚至可以分配给他百万斤的桐油。

  “那朕就谢谢了。”

  “不敢当。”

  此次北上,帕布罗还是很满意。

  和皇帝单独见面,帕布罗得到了很多东西。朱厚熜给他的承诺不少。甚至连大明朝的爵位,朱厚熜都没说不可以。一旦和大明朝有了这样特殊的关系,以后自己在东南亚地区可以横着走。甚至回到了西班牙,一样可以牛气哄哄。

  因为自己背后有一个世界性的大国撑腰。

  帕布罗也懂得狐假虎威。

  “其实朕对于你们国家,包括你们周围的那些国家都是很好奇的。好奇你们学的是什么?你们的文化是什么?你们那边的语言是什么?也想知道你们的历史,想看看你们的书。”

  “皇帝陛下可以派人去西班牙。我们的女王和国王,一定会非常欢迎。”

  “嗯。”

  帕布罗是极力的促成大明朝和西班牙之间的关系。

  帕布罗明白,在亚洲这块地盘混,大明朝的态度是最关键的。虽然葡萄牙来的比西班牙早,但帕布罗相信,西班牙完全可以后来居上。

  只要得到大明朝的支持,在这个地方西班牙就可以压倒葡萄牙。

  “你能不能给大明带来一些你们那里的读书人。让他们过来给我们教教你们的语言,你们的文化。也翻译一些你们那里的书籍,让我们认识一下你们那里的历史、文化。”

  “没问题的。”

  看在十万斤桐油的份上,帕布罗很爽快的答应。

  朱厚熜笑着点头。

  朱厚熜的主要目的就是不能断了联系。如果可能,朱厚熜还真准备往欧洲派遣使者,让他们去看看欧洲目前的情况。毕竟朱厚熜知道的欧洲,都是在历史上看到的。

  真实情况如何,还真不清楚。

  派人去欧洲当使者,实际观察一下欧洲的情况,也是挺好的事情。

  “上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