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嘉靖改革_第520章 辽东商业
作者:随遇而安写手      更新:2022-05-04 20:39      字数:3130
  下面的徐阶心中很是高兴。

  冶铁厂的成立,马市允许铁锅买卖,都会对沈阳有巨大的好处。会大大助推沈阳的发展。

  本来徐阶还嘲笑赵载入仕这么多年,竟然在这么多官员面前和黄宗明顶起来,实在是幼稚。但现在徐阶看着赵载,却是两眼发光。自己不过把沈阳想要建造冶铁厂的想法跟他说了一下,他却能够想到这么多。

  能力很强。

  赵载看大家都同意,心中总算是放下了心。黄宗明一手,可是把赵载架在空中,让他下不来台。好在用冶铁厂,铁锅买卖扳回了局面。所以赵载道:“那这件事情我就上报朝廷。不过不管朝廷答不答应,沈阳军民府都要做好准备。派人去看看铁矿、煤炭的情况,提前准备一下。一旦朝廷同意,那么冶铁厂要设立在哪里。挖铁矿、挖煤,也都要有计划。这样才不会手忙脚乱。”

  “下官领命。”

  徐阶站起来接受命令。

  沈阳周围有过冶铁厂,还有高炉的遗迹。

  但那个毕竟是几百年前。

  想要在沈阳重新弄一个高炉铸铁,必须要重现勘查铁矿、煤炭。其实在炼铁方面,目前的大明朝真的是世界领先的。世界很多国家,目前炼铁还是很古老的办法。

  但大明朝已经开始使用煤炭炼铁,甚至开始打造焦煤用于炼铁当中。

  技术真的非常不错。

  “辽东目前的情况,我仔细了解过。辽东虽然是新开的省,但百姓生活水平不比其他省份差多少,地方官府的财政也不比其他省份差。我认为主要原因就是马市和海贸的原因。”

  “赵总制说的甚是。辽东赋税增长速度很快,主要是关税、商税的增加。”

  辽东开荒速度很快,但田赋增长速度是有限的。

  因为开荒前期是有很多优惠条件的。而且辽东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口,在田赋征收上给出了大量的优惠。都是导致辽东田赋增长速度慢。

  但辽东不缺钱。

  主要就是因为辽东的马市和海贸,带动了辽东商品经济的发展。结果辽东的关税,商业税增长速度非常快。赵载点头道:“因此我的想法是,开荒当然是辽东第一要事。不过除了开荒种地之外,我们第二个要关注的,就是商税的变化。为了提高商税,应该支持更多织布厂这样的厂子出现在我们辽东。”

  这个年代的文官,那都是读书人出身。

  耕读世家的后人。

  因为读圣贤书,加上深受士农工商的影响,他们对于商人阶层是鄙视的。本来大明朝来说,他们对于官员政绩的考察,主要是看耕地、修路、教育这些方面。

  但有了朱厚熜这个重视经济的皇帝上去,对于官员的很多考察就出现了变化。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如何,赋税情况如何,都成为一个官员的政绩考核。

  而赵载更是另类的官员。

  他在陕西多年,亲眼看到过陕西的贫穷。

  有一段时间,陕西军队都拿不到军饷,导致整个陕西都有了危机。也正是因为看到了陕西的贫穷,因此赵载心目当中经济才是第一位的。

  赵载在陕西,为了解决贫穷的问题,选择大量的吸收了商人,发展当地的商品经济。

  用陕西的盐作为诱饵,让商人在陕西发展商业。而地方官府靠着从他们手中受到商税,解决了陕西缺钱的问题。因此如何发展商业,抽取商税,赵载有丰富的经验。

  来到辽东之后,赵载发现,辽东的商业发展有巨大的潜力。

  “不知赵总制要如何支持?”

  在场的官员,能够跟上赵载想法的官员不多。

  朝廷给辽东派遣的官员,的确是精兵强将。这些官员当中,有的是铁面御史出身,有的是一直在推动土地丈量,有的是断案成名。

  各有各的本事。

  但对于商业发展,不少人都没有太多的概念。因为他们都是正统读书人出身,一直以来都是忽视商业。

  但聂豹不一样。

  他却对于赵载的想法很感兴趣。

  赵载也很是喜欢聂豹。觉得这是可以共事的官员。所以立马道:“地方官府要给一些商人更多的优惠。辽东目前马市和海贸发展迅猛,因此需要的物品也多。很多物品辽东可以自己生产,可以自己解决。我举几个例子。自从朝廷允许开马市之后,流入我朝的羊毛,七八成都是来自我们辽东。剩下的两三成在承德马市,还有陕西那边的马市。可是羊毛织布厂,天津最多,山东次之,辽东反而最少。因为辽东马市流入的羊毛,不是在辽东变成羊毛织品,而是去天津和山东,在他们那里变成羊毛织品。这就是辽东的损失。若是所有的羊毛织品都在辽东生产,那么辽东会有多少羊毛织布厂,能够给辽东上交多少商税。”

  “还有,刚刚讨论的沈阳冶铁厂,一旦成立每年打造多少铁锅,打造多少农具。还能够带动沈阳周围采煤的发展。大家不知道有没有听说过朝廷整顿西山煤井的事情。辽东要是也能够大量采煤,同样会给辽东带来惊人的矿税。”

  “再看看那些毛皮。很多毛皮,辽东都是直接海运到天津、登州。然后都是他们把这些毛皮整理,最后制作成成衣、靴子、背包卖出去。这些人卖成衣、靴子、帽子、背包,远比辽东直接卖毛皮挣得多。若是这些制造毛皮的厂子都在辽东,那么辽东能从这些商人手中收取多少商税。”

  “还有一个。目前辽东海运虽然发达,但海运所用的商船,都是从其他地方购买的。其实辽东有很好的基础,辽东木材丰富,适合就地取材,在这里建造造船厂。早在太宗文皇帝之时,就在松花江成立了造船厂。虽然后来很快废弃,但也是因为这里木材多,适合发展造船。现在海贸需要的商船越来越多,若是我们辽东有自己的造船厂,可以就地取材使用木材,还能够打造自己的商船。”

  赵载经过一番调研之后,对于辽东的商业有了自己的规划。

  一个是羊毛织布厂,辽东是目前大明朝羊毛进口最多的地方。建州三卫、朵颜三卫、乃至于兀良哈万户的部落,鞑靼左翼的部落,都利用辽东马市,给辽东带来大量的羊毛。但辽东的羊毛加工方面,却远远落后于天津和山东。目前全国主要的羊毛织布厂,都在天津、山东两地,反而是辽东很少。所以赵载要在辽东大力发展羊毛加工产业。

  然后就是铸铁厂,煤矿。

  发展挖矿产业。

  之后就是,一些东西的初加工。

  草原流入辽东的东西当中,还有很多土特产。一些名贵的东西,就像是人参、貂皮等等。但更多的是不同动物的毛皮,是非常受欢迎的。

  但辽东只是中介省份。

  毛皮只是通过马市流入辽东,但很快都送到其他地方。

  天津、山东都有专门加工毛皮的工厂。

  赵载看上的就是这些工厂。若是能够把这些毛皮加工厂,设立在辽东,那么能够给辽东带来多少好处。

  当然赵载最重视的还有造船业。

  这个年代造船,都是用木头做的。以至于很多人调侃“海上马车夫”荷兰,认为荷兰历史上丢失海上的霸主地位,荷兰的没落,是因为荷兰为了造船把树都砍了。最后没有可以造船的树木,所以没落了。

  而辽东却有很好的基础。

  当年朱棣在吉林就弄了造船厂。虽然很快没落了,但就是因为吉林周围木材资源丰富。等到清朝成立,就在吉林建造了北方最大的造船厂。

  赵载就想要在辽东设立造船厂。

  一个造船厂,不知道可以带动多少行业的发展。赵载在陕西通过盐,发展一大堆的产业。因此比谁都清楚一个重要产业,可以带动周围多少行业一起发展。

  “若是这些都有我们官府投资,我们根本没有那么多钱。最好的办法是引入那些商人。就跟我们引入人口开荒一样,给他们足够的好处。商人逐利,只要能够挣钱,他们一定会愿意来辽东的。这样我们辽东一手抓开荒,提高粮食产量,提高田赋。一手引商人,提高商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