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嘉靖改革_第498章 准备2
作者:随遇而安写手      更新:2022-05-04 20:38      字数:3134
  “水西安氏。”

  “水西安氏?”

  柳珣和陆炳、俞大猷、卢镗、哈明信等人都很意外。

  既然来了贵州,对于贵州的情况大家都是了解过的。知道水西安氏是传承千年的大土司。姚镆担任云贵总督的时候,水西安氏闹了内乱,被姚镆抓住狠狠地削了一顿。

  应该说水西安氏虽然还存在,但已经实力大减。

  都没有资格继续称呼为大土司。

  原来水西安氏的老巢黔西,已经被其他土司控制。现在的水西安氏几乎是偏安一隅,还天天受到其他一些土司的欺负。这几年下来,水西安氏都快成为很多土司的笑柄。

  对于那些小土司来说,能够有机会脚踩水西安氏这等历史悠久的大土司,心里不知道多么的爽快。所以水西安氏都不需要朝廷打压,那些本地大小土司主动的打压水西安氏。

  “对。”

  张经点头。

  给他们解释道:“在贵州,和彝族关系最好的就是水西安氏。水西安氏当年在贵州落脚,为了能够坐稳位置,家族子弟和当地彝族部落频繁的联姻。因此水西安氏虽然来自中原,但在贵州很多人都把水西安氏当成是彝族土司对待。水西安氏和彝族有些部落之间也是关系非常好。当年水东宋氏一场大乱,让水东宋氏元气大伤,他们在贵州的地盘完全控制不住。就是因为水西安氏背地里鼓动水东宋氏下面的彝族部落闹事。”

  安远侯柳珣瞥了一眼张经。

  张经是福建人,一直在北方当官。这些年更是一直在辽东。大家都是一起从京城接受命令来到贵州的。大家来这里的时候,都只是简单的看了这里的一些资料。来到贵州这段时间柳珣看张经不怎么出门,没想到张经对于贵州的事情竟然如此了解。

  张经怎么做到的,柳珣并不清楚。

  但柳珣已经明白,张经此人手中绝对有一个属于他的人马。

  要不然也不会对于这里的情况这么熟悉。

  张经继续道:“正因为水西安氏和彝族这种关系,水西安氏手中本来也有大量彝族兵丁。不过姚总司长在贵州,一举攻破了水西安氏的老巢黔西,打击了水西安氏。”

  “这我们都知道。”

  “不过后面的事情,你们应该不清楚。姚总司长虽然狠狠地打击了水西安氏,但并没有覆灭水西安氏。因为在西南地区,土司之间时常发生战争,互相侵吞别人的地盘。朝廷也会派人镇压那些不听话的土司,但很少会直接取消土司,只是对他们实行惩罚,或者换一个支脉继承土司职位。水西安氏是大土司,在西南省份影响力巨大。要不是水西安氏发生内乱,想要打压这样的大土司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无缘无故打压大土司,其他不少土司都会害怕。姚总司长虽然要打击水西安氏,但也不能直接取消水西安氏。所以姚总司长选择的是,分割水西安氏的地盘。让其他参与进来的土司都分到了一杯羹,也算是安抚那些土司。告诉他们朝廷不是要改土归流,而只是因为水西安氏犯错,因此打压他们。”

  西南地区改土归流最怕的就是这个。

  打压一些土司,导致所有其他土司同仇敌忾。

  这对于朝廷是非常不利的事情。正因为如此,姚镆才选择放过水西安氏一马,同时分了水西安氏最重要的黔西给其他土司统治。让那些土司放心,朝廷不是要改土归流。

  结果应该是非常好的。

  安抚了贵州大小土司,又真正打压了水西安氏。

  柳珣他们都很疑惑。

  不明白张经说这个是什么意思。

  “那些占领黔西的大小土司,大部分都是当年水西安氏手底下的土司。这些人这几年在黔西为了争抢地盘打的很热闹。而且他们也在不停地打压水西安氏,不给水西安氏重新崛起的机会。因此他们对于水西安氏多年的盟友,很多彝族部落也是不停的打击。这些彝族部落在黔西地区的生存情况不是很好。”

  “彝族部落不反抗吗?”

  陆炳很是疑惑。

  陆炳在四川的时候,可是看到过那些彝族兵丁。

  都很能打仗。

  而且一个个都很彪悍。

  只不过他们缺乏一个好的训练,一个正规的训练,因此作为军队来说缺很多东西。对他们只要好好训练,在西南地区是非常好用的。而且那些彝族部落,也都不是说就好欺负的。

  虽然他们知道官府的厉害。

  可是一旦受到太大的压力,你要是欺负过甚,他们也会反抗的。

  “当然反抗。不过水西安氏没落之后,他们就没有了可靠的盟友。虽然他们的兵丁很能打,但真正的军队打仗,他们就差远了。那些彝族军队,都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军队训练。那些土司又不是去攻山,只是在外面欺负一下他们。在山下打仗,彝族兵丁很多优势就没有了。土司部队虽然战斗力也不能说很好,但他们毕竟是接受军队训练。真要是面对面打仗,彝族部落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而且打压那些彝族部落的,不是一个两个土司,而是那些不愿意水西安氏重新回来的所有土司。所以这些彝族部落在黔西一带情况非常不利。”

  “也就是说黔西那边的不少彝族部落目前的生存情况很不好?”

  “对,是非常不好。在黔西一带很多地方,那些人明目张胆的就是驱逐彝族人。彝族部落也需要下山换取一些生活物资。可是被那些土司逼迫,不少彝族部落处于很艰难的情况。彝族部落,除非是生活不下去。要不然他们是不会轻易换生活的地方,可是这两年不少彝族部落从黔西那边迁移到我毕节军民府。”

  听完了张经的介绍,大家算是明白了张经的意思。

  水西安氏没落之后,那些跟他关系好的,或者说是水西安氏的盟友生活过得非常不好。其中彝族部落的生活就更困苦。当然这不是什么民族矛盾。

  其实那些欺压他们的土司当中,还有正儿八经,比水西安氏更正宗的彝族土司。

  但他们一样是合作起来打压那些彝族部落。

  因为他们打压的不是彝族部落,是水西安氏的盟友。

  “那我们能给他们什么?”

  “土地。”

  张经站起来,来到地图前面。在地图上指了指,道:“我来毕节之后,一直在考察毕节的情况。相比起其他地方,毕节不缺水,不缺土地。毕节现在缺的就是人。这几年虽然贵州也一直在招揽人口,但人口增加速度还是太慢。所以容纳几万彝族人口,轻轻松松。我听说现在不少彝族部落也学会种地,给他们分一些耕地让他们种,他们一定会同意。再说毕节不缺山,有些彝族部落愿意在山上那也没有问题,给他们分块山。只要有几万彝族人口,从他们那里招收三四千的兵士,那就不是什么大事情。”

  “有道理。”

  柳珣点头。

  对于张经的规划很是同意。

  柳珣非常希望部队当中有一些彝族兵丁。因为那些山路,对于彝族人来说就是平地一样,他们都非常习惯走山路,这方面自己带来的部队是有很大的劣势。有了他们就能够更好的保护中军部队。

  现在张经都找到了办法。

  柳珣现在非常高兴。

  这要是给毕节军民府派一个完全不懂军事的,那么自己就头疼了。还好张经此人懂得还挺多。

  “那我们现在怎么做?”

  “给梁总制写信。这种事情,光是我一个人做不了主。毕竟招收几千彝族兵丁,可不是小事情。包括毕节军民府招揽那些彝族部落,那也是大事情。还是要请示一下梁总制,估计梁总制也要请示朝廷。我们先派人和黔西那边的彝族部落接触一下。就算朝廷不同意我们大规模招收彝族兵丁,但招收几百人应该还是不成问题。而且毕节缺人,引入这些彝族部落也是好事情。不过真正要打仗,还是要依靠我们的部队。安远侯,从现在开始部队必须要加强训练。也要让他们熟悉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的气候。”

  “我明白。”

  “你们还有什么问题?”

  “张知府,安远侯,下官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