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认命
作者:子夜灯火      更新:2022-02-23 15:40      字数:6812
  思宁这儿意兴阑珊,不想再去管这件事儿。

  但是事情的发展却不会随着思宁的心态而有什么变化。

  宁妃被禁足了,仪贵妃和庄嫔却好好的,宫里的人都开始议论纷纷,难道这会的事儿真是宁妃做的?

  可是宁妃看起来很无辜啊,反倒是仪贵妃和庄嫔嫌疑更重。

  皇上为什么会这么做呢?

  大家伙都猜测皇上这是生怕事情牵扯的太大,拿了宁妃顶罪,可是左思右想,宁妃也并不是没有跟脚的人,她跟前还有一个阿哥一个公主呢,要是找人顶罪,比宁妃合适的人多得很。

  而且二公主也眼看要成婚了,皇上这般处置宁妃,不仅是宁妃自己的脸面,二公主的脸面也折进去了。

  若是真是抵罪,那也太过荒唐了。

  所以一时间,各人心中的猜测也越发多了。

  有人说宁妃这是真的入了罪,有人说是皇上厌恶了宁妃,顺势定了她的罪,还有人说宁妃牵扯到了大事儿,这件事定罪不过是个幌子。

  反正越猜越离谱,不过她们却不在意,反正受伤的也不是她们。

  真正因为这件事难过伤心的,也就只有宁妃的一双儿女。

  三阿哥整日哭着要找额娘,皇后哄都哄不住,而蕴柔更是哭成了个泪人。

  虽然以往她心中觉得额娘更关照弟弟,可是那也是她的亲额娘啊,从小到大对她也是疼爱有加,现在却定了这样的罪名,蕴柔如何能不难过。

  皇后也去劝过二公主几回,只是这样的事儿皇后去说,却不太好说,毕竟涉及到的人,都是皇后这边的。

  后来皇后左思右想,只能去给思宁回了话,话里话外的意思,无非是让思宁劝一劝二公主。

  思宁叹了口气:“这回的事儿,皇帝也只是告诉我他处置了宁妃,但是为何处置,宁妃的错处为何,却没有细细和我说,你让我劝导二公主,只怕我也说不出个道理来。”

  皇后有些惊讶,她没想到太后竟然也不知道内情。

  没错,皇后另一重不好劝说的缘故,就是因为她也不知道皇上为何突然就认定了宁妃是真凶,虽然这并不耽误她厌恶宁妃,但是不知道内情的厌恶,总让这份感情有些轻飘飘的。

  皇后沉思了片刻,到底还是道:“无论如何,二公主这般下去总不是个办法,她自来也与您亲近,臣妾这也是没了办法了,才厚着脸皮来求您。”

  思宁看着皇后的模样,见她果真是真心实意的担心二公主,并没有因为宁妃的缘故迁怒她,心中对皇后倒是越发高看了几分,她到底还是点了点头:“也好,她到底也是我的亲孙女,我也不能看着她这样下去不管,明儿你只管叫她来,只说我这儿要开始礼佛,叫她过来侍奉,那孩子孝顺,想来不会拒绝的。”

  皇后点了点头,想了想又道:“不如让塔娜也过来,一方面是侍奉您,一方面也让蕴柔有个作伴的,不至于太过孤单。”

  思宁笑了笑:“那就一齐来,姐妹两个,我这儿也热闹。”

  皇后顿时松了口气,她这么做其实除了这些理由,也有私心,试想,要是太后要礼佛,只叫了二公主过去侍奉,那么塔娜身为大公主,处境多尴尬。

  不过这话也就尽在不言中了,她和太后心里都清楚,两人只是没说破罢了。

  皇后要办这件事,那就是雷厉风行,第二天一早,两位公主,连带着她们的行李,就被皇后一起打包送来了长春仙馆。

  思宁先见了两个孙女。

  塔娜看着气色还好,只是看着蕴柔的眼神中,总是透着担忧。

  她们虽然是异母姐妹,可是却也是自小一起长大的,因此这份情分也不一般。

  至于蕴柔,此时她越发瘦了,面色也有些苍白,脸上虽带着浅笑,但是思宁怎么看怎么觉得那笑容勉强。

  思宁暗叹一声,笑着道:“皇后心诚,我昨儿个也不过是顺口一提,她竟然今儿就巴巴把你们俩送过来了,你们这段时间这般忙,没打扰到你们吧?”

  塔娜看了眼蕴柔,先开了口:“玛嬷这话说的塔娜惶恐,在塔娜这儿,孝顺玛嬷才是第一位的事儿,别的事情都及不上,而且咱们最近要学的东西都学得差不多了,能过来陪着玛嬷礼佛,也能静静心呢。”

  思宁听着就笑了,塔娜像绵怡,这份会说话的劲儿也是像极了,总归就是嘴甜,让人只听着就高兴。

  而一边的蕴柔也勉强一笑:“姐姐将我心里想说的都说完了,蕴柔嘴拙,一时间倒是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不过能过来侍奉玛嬷,也是蕴柔的福气。”

  塔娜听了一笑:“这还嘴拙呢,我看着你比我的嘴还甜。”

  思宁知道她是为了逗蕴柔高兴,因此也很给面子的笑了起来。

  “好了好了,你们两个嘴都甜,且喝口茶解解乏吧,等你们青衿嬷嬷收拾好了厢房,你们俩先去休息,等明儿再来。”

  塔娜听着点了点头,起身就要走。

  思宁却对着蕴柔笑道:“蕴柔若是不忙就且等一等,我有些事儿要与你说。”

  塔娜一听这话,就知道要说什么事儿了,心里一紧,看向蕴柔。

  蕴柔也楞了一下,她可不知道这里头的内情,但是想也能想得出,现在太后要和她说什么,她顿时垂下头,许久才轻轻应了一句:“蕴柔遵旨。”

  塔娜心里松了口气,在她心目中,只要玛嬷出面办的事儿,那就没有不成的,这几日蕴柔的低落样子,她都看在眼里,眼睛没有一天不是肿的,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她看着都难受。

  现在好了,有玛嬷劝慰,想来很快就能好。

  这般想着,塔娜笑着道:“既如此,那孙儿就先告退了,孙儿正好也出去和青衿嬷嬷说说话,我们可好久没见过了。”

  思宁笑着点点头:“你去吧,她就在西偏殿收拾。”

  塔娜高高兴兴的走了,但是屋里却陷入了一片沉静。

  蕴柔站在那儿,也不坐下,只是低着头。

  思宁看了她一会儿,到底叹了口气:“傻孩子,站在那儿做什么呢?坐下吧。”

  蕴柔这才抬起了头,只见眼圈都是红的,听着思宁这话,她眼泪也止不住的落了下来。

  “玛嬷,我额娘是不是犯了大错,如此皇阿玛才会将她禁足?”

  思宁沉吟了一会儿,终于道:“你坐下,我和你细说。”

  蕴柔这才坐下,她拿起帕子擦了擦眼泪,红着脸道:“孙女失礼了。”

  思宁却是一笑:“咱们祖孙,不说失礼不失礼的话。”

  说完这话,她顿了顿道:“你额娘到底犯了什么错,我其实如今也不清楚。”

  这话一说出来,蕴柔一下就急了,下意识就要站起身,思宁却一抬手,拦下了她。

  “别着急,你先听我说。”

  思宁捋了捋话头,这才道:“不管你额娘如今犯了什么错,你身为子女,如今能做的事情很少,想必你自己也是知道这一点的。”

  蕴柔红着眼圈点了点头:“这一切都要看皇阿玛的意思。”

  思宁笑了笑:“你是个聪明孩子,能看出这事情里的关键,可是你这般聪明,又何必做蠢事呢?”

  蕴柔咬着唇,泫然欲泣。

  思宁继续道:“你额娘如今已经被禁足了,不管她犯了什么错,以你皇阿玛的英名,都不会诬赖了她,这点你可认?”

  蕴柔这几天,讲这件事翻来覆去的想了好几遍,宫里传的那些消息,她真真假假也听了不少,又不安忐忑的时候,可是此时当思宁问起这句话的时候,她却毫不犹豫的点了点头。

  “孙女相信皇阿玛。”

  思宁欣慰的点了点头:“你能想明白这一点很好,看来你在这件事上也没有钻牛角尖,不过既然想明白了这一点,那你就该明白,不管你额娘要受到什么惩罚,做错了什么事儿,她关心爱护你们姐弟的心事不变的,你弟弟还小,不懂事,我自然不会和他说这些道理。”

  “可是你如今也是懂事的年纪了,难道还不明白,你额娘如今最担心的,就是你们兄妹有什么不好,你若是整日这般忧心,你额娘难道心里会好受吗?到了如今这个地步,你更应该将自己照顾好,不要叫你额娘操心。”

  话说到这儿,蕴柔的眼泪已经止不住的落了下来,她也维持不住自己的仪态,一边哭一边道:“额娘她自来稳重,哪怕功利心强些,却也从没有行过不端的事儿,怎么,怎么就这么糊涂呢?”

  思宁叹了口气:“这样的事儿谁都不想,只是你一定要记着,人心易变,这世上人人都是如此。”

  说到这儿她仿佛想起了什么,心中一时间有些怅惘。

  而蕴柔的眼泪越发多了,她仿佛是彻底的放开了情绪,发泄似得痛哭出声。

  思宁也不阻止,只在一边静静的看着。

  让她发泄发泄也好,等情绪都发泄出去了,她心里也就痛快了。

  这孩子就是太懂事了,又多少不安和痛苦,都藏在心里,可是就这么藏着,人又能承受多少呢?

  总有崩溃的时候,若是到了那个时候,只怕就不是一两句话能开解的了的。

  蕴柔在思宁这儿哭了有小半个时辰,这才勉强止住了眼泪,思宁让人打了水进来,亲自给她净面,一边净面一边安慰她:“这世上没有过不去的坎儿,你如今想着这事儿天崩地裂,但是等到日后再回想起来,或许也只是你人生中的一点小波折,你阿玛心里也顾念着你们姐弟呢。”

  蕴柔点了点头,眼里满是依恋,这次思宁在她脆弱的时候开解她安慰她,还听她哭了这一场,蕴柔心里对思宁也越发亲近了。

  思宁看着孙女这般,心里觉得有些可爱,忍不住摸了摸她的脑袋,柔声道:“回去了好好睡一觉,等下午了,再来我这儿用膳,明儿又是新的一天。”

  蕴柔郑重的点了点头:“您的话,孙女都记下了。”

  “那就好。”思宁也忍不住笑了。

  经过这么一劝,蕴柔倒也不是说彻底的放下了宁妃,只一心过自己的日子,她只是不再像之前那样焦虑了,在思宁和塔娜的陪伴下,生活上恢复了正常。

  只是偶尔听说宁妃的消息,她还是操心。

  尤其是这天,绵怡那边突然传话过来,要过来用膳。

  蕴柔一听这话就紧张,一脸可怜巴巴的看着思宁。

  思宁没有吊她的胃口,笑着点点头:“放心吧,有什么事儿一定会告诉你的。”

  蕴柔这才松了口气,和塔娜一起出去了,只是却走得十分依依不舍。

  思宁看着有些好笑,又觉得有些心酸,有时候大人不懂事,却要让孩子承受这份痛苦。

  思宁长叹息一声。

  绵怡这次倒是准点来的,思宁看着他风尘仆仆的样子,就没忍心说他这几天怎么不过来看她的事儿,只是一个劲儿的招呼儿子坐下用膳。

  母子俩一起用膳没什么规矩,一边吃一边说话,思宁便无可避免的问起了宁妃的事儿。

  绵怡沉默了一会儿,到底开了口气:“这事儿原不想让额娘忧心的,但是皇后不懂事,却将二公主打发到您这儿了,儿臣便知道您肯定会操心。”

  思宁听了这话只是一笑:“真是糊涂了,你后宫出了这样大的事儿,哪怕没有蕴柔在里头,那我也是要过问的,你如今是不是翅膀硬了,倒是和我也不说老实话了?”

  思宁这话是开玩笑的口吻,绵怡也就顺势半真半假的求饶:“您就饶了儿臣啊,儿臣怎会不和您说实话,只是这些事情腌臜,儿臣怕您听了生气。”

  思宁这几天琢磨来琢磨去,隐约也琢磨出来一点端倪,因此并不惊讶,只道:“你说就是了,我还没这么娇弱。”

  绵怡这才叹了口气开始说这事儿的因果。

  “这事儿的确是宁妃做的,那个死了的宫女虽然是个无父无母的孤儿,但是小时候却是在亲戚家吃过几口饭的,那个亲戚后来也没了,却留下来一个小孩,当时两人都年纪小,那小孩被亲戚家里人收养,那宫女也就糊里糊涂的顶了一个包衣家的名头进了宫。”

  “这事儿发生的久远,现在查也只能拼凑出一些线索,收养那个亲戚留下小孩的人家,正是宁妃家里奴才的奴才,他们拿着那个小孩的命来要挟,为了报一饭之恩,那宫女也就只能去死了,可是从明面上看,那宫女却和宁妃一点关系也没有,哪怕是出去查她的来历,也只能查到是饥荒时的流民,入了京被内务府的包衣偷龙转凤送进了宫。”

  思宁听着这些话,眉头紧皱:“也就是说,这些话都是你猜的,你没有证据?”

  绵怡迟疑了片刻,到底点了点头:“没有。”

  思宁叹了口气:“我总算是知道你为何不愿意给我说了,说什么腌臜事不愿意污了我的耳,只怕是你自己觉得丢人,不好意思吧。”

  绵怡面上闪过一丝尴尬,清了清嗓子,转过脸去不敢看思宁,只是语气僵硬道:“这种事的确腌臜,儿臣也是没想到宁妃会有如此歹毒的心肠。”

  思宁却摇了摇头:“她的心肠不一定歹毒,你看她往日也是吃斋念佛的人,看着奴才受苦都不忍心,可是有时候巨大的利益摆在眼前,人总有昏了头的时候,她倒是不一定想要害了大福晋肚里的孩子,只是这样一个绝好的机会,能够一箭三雕,她只需要轻轻推动一把,难道还不够冒这个险吗?”

  绵怡想着这些事儿,也是眉头紧皱。

  “我至今还没见过她的面儿,也没问她做这些事的原因,想来不外乎也就是那些东西,我也懒得听,就让她安安静静的待在自己宫里吧,看在奕烁和蕴柔的份上,我不处置她,只盼她还能存着一丝理智。”

  思宁点了点头,这件事其实也不好处置,因为绵怡没有证据,你要打要罚,总得拿出东西来,可是宁妃实在是太谨慎,处置事情的手段也干净,竟是一丝一毫的线索都没留下,甚至那个理论上被拿来要挟的一家子,也是无知无觉,他们甚至有些糊涂,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等到知道入了宫的宫女死了,那个当年的孩子才流了几滴泪,只说还记得小时候和姐姐相处的很好,没成想再次知道消息,便是生死两隔。

  反正这件事儿绵怡办的很憋屈,所以这几日才会报复似得任由宫里传播这些没谱的谣言。

  思宁真是又气又笑,这人平日里看着冷静持重,但是其实还是有孩子气的时候。

  不过这也能看出人治的坏处,你好与不好,只看当权者的一念之间。

  思宁暗叹一句,再没有想下去,在封建社会想这些,纯粹就是给自己找罪受,还是算了吧。

  “你既然想要没名没分的处置宁妃,那蕴柔这边该怎么解释?”

  绵怡想了想道:“不用解释,就告诉她宁妃做了错事,需要反省,至于什么错事,她这个当女儿的,难道还要质问我吗?”

  思宁看着他拿出了君父的威严,真是好笑又无奈,只能点点头:“那好,那我就这么和蕴柔说,至于奕煊那边,你也要解释清楚。”

  绵怡面上闪过羞恼,但是还是点了点头:“您放心吧,会给他一个交代的。”

  之后思宁再不与他说什么闲话,两母子安安静静的用完了这顿饭。

  绵怡吃完饭之后很快就离开了,两个女儿的照面都没打。

  思宁送着他离开,看着他匆忙的背影,心里也不知该对这次的事情怎么评价,最后只能是一声叹息,然后转身回宫。

  而此时的宁妃也在叹息,她长长久久的跪在佛前,看着菩萨垂首时的慈悲眉眼,心中只千万遍祈求,她的一双儿女能不受这次事情的牵连。

  可是要说她后不后悔,她心理却是说不上来的,绝好的机会摆在眼前,她不信谁能忍得住。

  哪怕是神佛,也有失态的时候,更何况她这样的凡人呢?

  至于她那时候想的是什么?

  想的是佟佳氏的支持,想的是更进一步的贵妃之位,想的是若是大阿哥能缓一缓往前走的脚部,等一等她的奕烁,或许日后一切都会变得不同。

  要知道,一个心怀野心的人,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大阿哥的地位越来越稳固,对她来说是怎样一种折磨。

  她有时候也会想,当年圣祖爷的二阿哥,当年不也是看着地位稳固吗?可是后来又是怎样的下场?

  可是她心里又有个声音隐约告诉她,经历了圣祖朝的惨烈事迹,如今这些皇帝,只怕没一个敢再重演这样的悲剧。

  哪怕是皇上这样英睿之主,想的多半也是能平平顺顺的交接权利。

  而大阿哥,他现在实在是走的太快了,如今他又有了子嗣,怎么所有的好处,都聚集在了一个人身上。

  至于仪贵妃,她浅薄敏感,却只因为是佟佳氏的嫡出女儿,就占据着佟佳氏的一切资源,甚至皇上也对她高看一眼,封她为贵妃,有她在,自己永无出头之日。

  庄嫔虽然没有什么,可是她最不该的就是诞下一个聪慧的子嗣,别以为她不知道,庄嫔可是一直瞒着这些事儿呢。

  这种种加在一起,便催生出了极大的不甘,或许就是这样的不甘,这才驱使着她做出了这样的事情。

  想到这儿宁妃苦笑一声,其实现在回想起来,她都不信这是自己做出来的。

  想必皇上现在也很苦恼吧?

  她确信自己将所有的证据都清理了,皇上要查,或许能查出端倪,但是他没有证据,如此,他又该如何处置自己呢?

  打入冷宫?

  不,明年就是蕴柔的婚期了,皇上不算是个好丈夫,却也勉强算是慈父,不会不给女儿这个面子,尤其还有奕烁在。

  想来大概也就和谨嫔一样,“无召不得出”吧。

  宁妃闭了闭眼,这样也好,她悄没声息的消失在这宫里,也能让蕴柔和奕烁少失些脸面。

  只是她有件事一直想不通,为什么,为什么老天爷独对她如此吝啬呢?出身不好她认了,这世上许多人都是如此,怀孕时被二福晋推了一把她也认了,她知道福晋的无辜,也知道二福晋的苦处。

  后来等入了宫,她的运气开始慢慢转好,就当她以为自己终于要翻身的时候,她却又陷入了另一重更大的失落,哪怕是成了皇上的妃子,哪怕是诞下子嗣,她的未来依旧可以一眼就能看得到头。

  宁妃苦笑一声,或许这就是命吧,她之前不认,总是想要挣扎,可是现在却不得不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