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破敌关键
作者:天赐      更新:2022-05-02 15:06      字数:2117
  “巨型石炮车?是火炮吗?”刘愚好奇地问道。

  徐世廉介绍说道:“巨型石炮车和火炮的确有些相似,但更像是投石机的一种改良和增强。巨型石炮的炮身以木头制造,所用弹石重达百斤,射程将近百丈,炮弹落地时可将砸进地面深7尺,威力非同小可!”

  “射程百丈……我们的护城河距离城池是110丈,这刚好避开了巨型石炮车的射程啊,妙啊!徐先生果然高明!”刘愚赞叹地说道,竖起了大拇指给徐世廉点了个赞。

  “殿下过誉了,徐某身为王爷身边的幕僚,身为永安军的军师,自然要考虑得周全。更何况,这一次的对手,还是徐某一生的命中宿敌北酋!”徐世廉沉声说道。

  刘愚轻舒了一口气,“有先生运筹帷幄,本王还有什么可怕的!对了,刚刚听先生说这三弓床弩的射程是800米吧,也就是200多丈远?”

  徐世廉点了点头,“没错,虽然巨型石炮车无法攻击到城池,可我们城墙上配备的三弓床弩却可以攻击敌人,就更别说射程和威力更强悍的火神炮了。”

  “太好了!本王最喜欢看到的就是敌人打不倒我们,可我们却能狠狠地揍他们!”刘愚不禁回想起了当初倭寇大战时,倭寇铁甲船上配置的火炮根本攻击不到两侧山崖。

  而两侧山崖上的三门火神炮却可以居高临下,攻击到铁甲船和倭寇。

  若是北酋人真的南下进犯大燕,那兵临城下之时的状况,岂不是和倭寇一战时的状况一样,只有挨打的份了?

  想到这里,刘愚反而有一丝期待,盼着北酋人南下,好一雪前耻为平酋村惨死的百姓复仇!

  “不过殿下也不要掉以轻心,毕竟北酋十八部一旦出动,将会有数万,甚至是十几万的大军兵临城下。”

  “是啊,北酋大军有数万人甚至更多,都是一些身经百战的骁勇善战之辈。可我们永安却只有3000名新兵,还得把全永安的士兵都集中在一块。这要是在平原上展开野战,我们必输无疑啊。”

  “徐某建议殿下,不如先上一道奏折上报朝廷,看看能否尽快将永安恢复成一府之地,那样殿下就可以再次征兵了。”徐世廉提议说道。

  刘愚连连点头,“好,我一定会试试,之前我还在想这件事。”

  “不过从以往来看,恐怕这一道周折递交上去,会遇到很大的阻碍,尤其是太子一党绝对会跳出来反对。至于睿王一派……”

  “睿王,我的大哥就更见不得本王得势了。当初愚王这个封号,就是出自李惟嵩的手笔。”刘愚冷哼了一声。

  “睿王虽说自然不愿意见到殿下的崛起,可如今殿下却能够牵制住太子一党。或许李惟嵩那奸相,想要让殿下和太子拼个两败俱伤,他们则坐收渔翁之利。”

  “李惟嵩那老奸巨猾的家伙真没准会这么做。但是,我太了解我那大哥的为人了,他就是个嫉贤妒能见不得别人好。”

  刘愚对睿王的厌恶更甚于太子,回想起当初年幼时,曾为了把自己关进狗笼子里的经历,就更是憎恨不已。

  刘愚暗自发誓终有一天要把睿王也关进狗笼子里,不单如此还要放狗咬他!

  还有太子!刘愚也要把他丢进粪坑,要让当初在京都所有欺负过曾经的那个自己的人们遭到报应!

  “那就只能看最后,李惟嵩是否能够说服睿王了。但似乎吃过这几次亏之后,睿王倒也收敛了几分,虽然做不到对李惟嵩俯首帖耳,但也算是言听计从了。”徐世廉说道。

  刘愚冷哼了一声,“那就希望这个愚蠢的大哥,能够睿智一次吧。”

  “不过殿下也不必担心,若是上奏被驳回,我们在城头上布置大量的城防武器,来弥补兵力上的不足。这里有一份徐某列出的清单,还请殿下尽快派人赶制和采购。”

  刘愚大概扫一眼清单上的武器装备,就像三弓床弩一样,很多城防武器和设施木匠村和虬龙村的木匠和铁匠就可以制作。

  “好,我这就让人去办,赶在秋天来临前把这些武器装备都加紧制作出来。唉,真是多亏了虬龙山的矿产被我们夺回来了,否则铁匠没有铁矿,就又要重蹈覆辙了……”

  刘愚再度回想起倭寇大战前,因为没有武器装备一度陷入困境。

  如今若是没有虬龙山的矿产,想要从永安周边,隶属于谭家的那些武器商人手中弄到这些武器装备就难了。

  “殿下,听闻说,在霍山的管理下,虬龙山的矿产开采的进度很快,源源不断送往了虬龙村,如今虬龙村的铁矿就快堆积成山了?”

  “是啊,这多亏了霍山还有擅长寻找矿脉的土猴子,有了充足的铁矿资源真是解决了军备上的大问题。不过虽说武器装备是不成问题了,但现在最大的问题,反而又是银子了……”刘愚对徐世廉说出了永安财务危机的状况。

  “的确,无论是重建还是军备,都需要大量的开销。不过殿下放心,宇文直那边不久后就会给殿下送来后续的货款了。”徐世廉说道。

  “对了先生,唐大人为了执行咱们的上策,最近不是联络过宇文直吗?提没提到过本王的那些财宝卖得怎么样了?”刘愚关心地问道。

  “唐大人并没有提起此事,只是提及了倭桑国船员近日都抵达永安。同时宇文直也派了一名倭桑国船员伪装了倭寇和谭家秘密接头,约定7天后在海上进行军火交易的事情。”徐世廉回禀道。

  刘愚点了点头,“那看来上策都已经准备得很妥当,就差兵部左侍郎司马律抵达永安了?”

  “殿下说得没错,这次计划的具体实施,就由我和唐大人全权负责,殿下您就不必再去海上冒风险了。”

  “那怎么行?这么有趣儿的事情,怎能少得了本王?我连帝王墓都去了,难道害怕海上的大风大浪?再者说本王还想亲眼看到谭家到底是怎么栽跟头的!”刘愚冷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