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游览永安城
作者:天赐      更新:2022-05-02 15:02      字数:2173
  一直以来,封王和将永安恢复成一府之地,都是刘愚内心最大的愿望!

  大燕自开元以来,所有外封皇子的封地都是一府之地,可唯独他是个贫瘠偏远的一县之地。

  对于刘愚来说,将脚下的永安县恢复为一府之地的愿望,比封王更加强烈。

  贺明轩最擅长察言观色,见刘愚神色兴奋,便继续恭维的说道:“恭喜殿下,您的夙愿就要达成了!”

  “老贺,如果永安有一日能够重回一府之地,那你就是永安府城新任的知府大人!”刘愚拍了拍贺明轩的肩膀得意的说道。

  贺明轩听到这话,瞬间比刘愚还要激动不已。

  他本身就是个官迷,之所以如此勤勤恳恳除了报答知遇之恩外,还有一个更大的原因,就是为了升官。

  不过贺明轩毕竟还有些城府,很快便管理好了表情,“殿下,下官德薄才疏,知府一职还是应当由徐先生担当才是。下官若能有幸协助徐先生做个同知,也就心满意足了。”

  贺明轩这番话倒也不完全是谦虚客套,同知相当于知府的副手,也是正五品的官职了。

  5年前贺明轩原本是要从正七品的知县,升任从五品的知州。

  如今若是能够升任正五品的同知,也算是连升四级了,做梦都会笑醒。

  但若能从七品知县,直接升任正四品的知府的话,那可就是连升了六级!到时候别说做梦了,恐怕兴奋的连觉都睡不着。

  这时,徐世廉则表态说道:“徐某只是一介幕僚,从前也不算是什么朝廷的官员,如今就更没有入仕之心。虽说徐某心中倒是有几分韬略,但是对于政务可是一窍不通,这个知府非贺知县莫属。”

  刘愚点了点头,对贺明轩说道:“老贺,你就别推辞了,你在永安倾尽了半生的心血,没有人比你更熟悉永安的每一寸土地。更何况,永安重建也都是你一手操办的,除了你谁还能扛起这个重担?”

  “殿下……”贺明轩激动的跪倒在地,内心十分感激刘愚的知遇之恩。

  “赶紧起来吧,八字还没有一撇的事儿,高兴的别太早了。就连本王封王这件事都这么曲折,谁知道永安什么时候才能恢复一府之地。”刘愚苦笑着说道。

  “殿下说的是……”贺明轩挠了挠头,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

  “好了,点心也吃了,茶喝得差不多了,咱们接下来就去观星楼看看吧。说起来最近一直忙碌,也没时间去看看。不过刚刚从街上远远的望去,倒是已经修建得有些规模和高度了。”刘愚期待的说道。

  “殿下等您到了观星楼的工地,一定会大吃一惊的!”贺明轩微笑着说道。

  随后,一行人便来到了位于永安中心的观星楼工地,抬眼望去,如今的观星楼外围主体已经修建了一半的进度。

  尽管距离完工还需要一段时间,但眼前的观星楼已经超越了原本倒塌的那座观星楼高度!已经达到了五丈有余。

  看着耸立在眼前的观星楼,又看了看工地旁竖立的那座木雕模型,徐世廉也不禁一阵感叹。

  “这座如此壮观高耸的观星楼,也证明了殿下您重建永安的决心啊,恐怕世人都想象不到幽州的第一高楼会在原本贫瘠的永安县城出现吧。”

  “我就是想要告诉世人,永安在本王的治理下,会比从前的永安府更辉煌,未来甚至比大燕的京都,比富庶的淮南更加繁华!”刘愚望着眼前壮阔的观星楼,豪气万丈的说道。

  徐世廉看着意气风发的刘愚,心里更生出了几分敬佩,恐怕就连燕帝年少时也没有如此的成就和伟绩。

  而在如今的大燕王朝中,更没有任何一位少年英雄能和眼前的十三皇子比肩了!

  “若澜,先生我总算知道大都督为何会对十三皇子青睐有加,也知道为什么你会对皇子他如此倾心爱慕了……”徐世廉压低了声音对虞若澜说道。

  “先生,连你也取笑弟子。”虞若澜微微害羞的低下了头。

  “你们在那偷偷聊什么呢?徐先生,我向你引荐一位大师,他曾经可是京都闻名遐迩的御用的工匠大师,鲁三。”刘愚叫来了鲁三和小木匠,介绍给了徐世廉认识。

  徐世廉早已经对永安的人和事都有所了解,自然对这对爷孙俩也很熟悉,微笑着拱手说道:“鲁大师,久仰久仰。这位就是天才少年鲁文豪吧,徐某对你设计出的神弩火铳也十分感兴趣。”

  “徐先生您好,我……我可不是什么天才,这多亏了殿下。”小木匠见到陌生人还是不免有些怯生。

  “小木匠,有时间你再制作出一支神弩火铳送给徐先生吧。”刘愚说道。

  徐世廉拱手说道:“多谢殿下,也有劳小兄弟了。徐某虽然只是一介谋士,可也算是戎马半生,对新奇的武器十分好奇。”

  “我们永安有的是新奇的东西,会让先生你感到惊讶……”刘愚微笑着说道,又对徐世廉介绍了一下修建观星楼最重要的建材,水泥。

  徐世廉用铲子铲了两下,用手敲了敲很快便凝固的墙体,连连发出了赞叹。

  之后,刘愚一行人又去看了看之前拍卖出去的那些商铺。这半个多月以来,所有商铺都已经在原有楼体的基础上修葺一新,有些甚至都已经准备开张营业了。

  毕竟这都是富商们各自的产业,他们自然想要趁早装修完毕,尽快能够经营赚钱。

  刘愚又带着众人来到了李四酒肆,为徐世廉引荐了倭寇一战的功臣神箭手李四儿,又买了几坛好酒送给了他。

  顺路,众人又来到了火疯子和他娘子林小娥开设的艺馆。不过因为艺馆需要大规模的改造和重建,装修风格也要奢华风雅,所以预计需要一个月后才能开张营业。

  再之后,一行人又来到了附近一座没有匾额的店铺,或者应该说是一座大宅院,几乎比艺馆规模更大。

  “老贺,这座大宅子是谁的?我怎么一点印象都没有?到底是民宅,还是用来经营的场所?”刘愚好奇的问道。

  “殿下您忘了,这正是不久前,您特意让下官派人修建的啊。”贺明轩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