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愚王诞生
作者:天赐      更新:2022-05-02 14:59      字数:2129
  此时的秦仪浑身虚汗,一声不吭的站在那里思虑着接下来该如何作答,该如何去做。

  而龙椅上端坐的燕帝和秦仪身旁的越毅都有些心虚,毕竟这份书信根本就是驴唇不对马嘴,万一秦仪反应过来要查看书信,那就弄巧成拙了。

  但此时,越毅忽然灵机一动,以退为进的说道:“陛下,幽州谭家是我大燕的御用商帮,多年来为了边境稳固,制造了无数精良的兵器,立下了赫赫功绩。我想无论是谁都不会相信谭家会协助秦必和袁化熊偷运贩卖火药给敌国。所以,这封书信,微臣认为应该是伪造的,不能作为确凿的证据!”

  “越爱卿说得没错,朕也相信谭家,更相信所有的事情都与秦尚书无关。这种模仿笔记挑拨离间的拙劣机巧,朕又怎能轻易中计……”燕帝说着配合着越毅的演出,顺水推舟撕毁了手中的书信。

  看着一地被撕成碎片的书信,秦仪顿时松了一口气,连忙跪倒在地,感激的对燕帝说道:“陛下圣明……”

  “秦尚书快快请起,你我君臣之间,这点信任难道还没有么?”燕帝微笑着说道。

  秦仪惶恐的站了起来,他瞥了一眼身旁的越毅,心里很清楚他为什么会为自己开脱。

  事情已经演变到了这个地步,再揪着不放,谁知道越毅又会拿出什么证据,不如顺着台阶而下吧……

  “陛下,您刚刚所说甚是,敌国的奸细常常会用伪造书信的拙劣诡计,挑拨离间君臣关系。老臣认为袁化熊的信件也是被人伪造的,意图栽赃十三皇。更何况袁化熊此人本就奸诈歹毒,狡猾多变,也有可能是他陷害十三皇子。”

  “秦尚书所说有理,朕也如此认为。”燕帝心中微微松了一口气,越毅紧张的神色也舒缓了几分,唯独一旁的李惟嵩心情有些复杂。

  李惟嵩紧紧的盯着燕帝最锋利的爪牙越毅,心中预感到或许此人将是自己未来的大敌。如此的手段和心机,若是未来成了气候,恐怕就更难对付了……

  此时,紫宸殿中一片寂静,燕帝见百官不再上奏,便连忙说道:“既然事情都已经查明,那诸位爱卿可还有异议,反对十三皇子封王一事?

  如今,太子和睿王两党的首脑右相李惟嵩和兵部尚书秦仪都不再说话,那其他百官就更不敢妄加非议了。

  可不料,就在燕帝即将宣布定论的时候,右相李惟嵩却突然有站了出来,“陛下,臣还有一事要奏。”

  “右相,难道你对封王一事还有异议?”燕帝眉头一皱。

  “不,十三皇子击溃了倭寇,扬我大燕国威,理应当封为郡王。”

  “那你这是……”燕帝疑惑的问道。

  “前日,礼部和百官对十三皇子的封号议论的半天也没有结果,微臣只是想替陛下排忧解难,为十三皇子拟定一个合适的封号。”李惟嵩说道。

  “哦?那右相有何高见?”

  “微臣认为,应取‘愚’字,原本十三皇子名讳中便带有‘愚’字。这次愚皇子却又把捕快当做是通倭内奸,把通倭嫌疑最大的袁化熊当做了为国捐躯的英雄。虽说此举并无太大过错,但也应该给予警示,以此‘愚’字封号,来提醒十三皇子,日后莫要再行愚拙之事了。”

  李惟嵩冷冷一笑,虽说封王已成定局,但输也不能输得太彻底,身为睿王一党的领袖,李惟嵩必须替自己的主子挽回一些颜面。

  同时也要让睿王深深清楚,卞纪安的拙劣,他李惟嵩的谋略。

  听到右相李惟嵩这么一说,其他官员也都随声附和,燕帝听了这个封号自然心中不悦。

  可是若是此时再出言反对,生怕会影响到封王的大事,那岂不是前功尽弃了。

  毕竟封号是小,不会影响到大局,未来若是刘愚再立新功,封号也可以再做更改,当务之急是把封王这件事坐实!

  燕帝无奈,只好答应了李惟嵩和百官的谏言,接着便立刻让礼部拟制,择日安排司礼监去传达旨意。

  渐渐地群臣散去,偌大的紫宸殿再次变得一片寂静,燕帝疲惫的瘫坐在了龙椅上,感叹的说道:“没想到朕也有一天会感到力不从心……”

  “陛下,如今左丞相老迈多病,也是该考虑下一任丞相的人选了……”一旁燕帝从小的亲信,司礼监太监李诚轻声说道。

  燕帝微微点了点头,“是啊,越毅虽然智勇双全,也有些手段和心机,但毕竟他只是个小小的正四品,就算提拔也只是个正三品的指挥使。”

  “陛下所的没错,只有身居一品的左丞相才能和右相李惟嵩还有六部尚书分庭抗礼。”

  “哼,李惟嵩和秦仪这两个老家伙把持朝政和军政已经太久了,也该是把他们手里的权利交出来一些了……明日,朕便亲自看望左丞相,或许他能为朕推荐一位合适的人选。”燕帝长舒了一口气说道。

  “奴才一会儿就派人去左丞相府。”李诚连忙说道。

  “唉,不管怎么说,封王一事总算有了定论。只是不知道当愚儿听到这个封号后,会作何想法……”燕帝苦笑了一下,望向了大殿外的天空。

  ……

  永安,海平村。

  刘愚忽然打了个喷嚏,准备去海岸边看看被打捞上来的铁甲船,来排解一下沉重的心情。

  走出军帐,刘愚便叫上了唐霖,还没等来到废弃的港口,远远便看到了那一座耸立在海港上的堡垒。

  当走近一看,铁甲船的规模更加让人震惊,就见20多米高的船楼几乎完全遮住了无边无际的海面。

  刘愚实在难以想象出,这个时代居然也能够建造出如此巨大的战船,这到底要耗费多少人力和财力?

  倭寇这些年是劫掠了多少财宝?居然舍得花费重金来打造如此巨大的战船,并配备这么多门昂贵的火炮等武器?

  不得不承认倭桑国在火器、造船和航海领域上的造诣已经远超了大燕,不过未来可就难说了,刘愚有信心在数年内让大燕的科技在全世界独占鳌头!